2025年09月22日
浮小麦中药材性凉,味甘。归心经。功效与作用:除虚热、止汗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虚热药,或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表止汗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糯稻根中药材性平,味甘。归肺经、肾经。功效与作用:养阴除热,止汗。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北沙参中药材性微寒,味甘、微苦。归肺经、胃经。功效与作用:养阴清肺、益胃生津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玉竹中药材性微寒,味甘。归肺经、胃经。功效与作用:养阴润燥、生津止渴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百合中药材性寒,味甘。归心经、肺经。功效与作用: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。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石斛中药材性微寒,味甘。归胃经、肾经。功效与作用:益胃生津、滋阴清热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枸杞子中药材性平,味甘。归肝经、肾经。功效与作用: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银耳中药材性平,味甘。归肺经、胃经、肾经。功效与作用:润肺生津、滋阴养胃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女贞子中药材性凉,味甘、苦。归肝经、肾经。功效与作用:滋补肝肾、明目乌发。属补虚药分类下的补阴药。
2025年09月22日
南沙参中药材性微寒,味甘。归肺经、胃经。功效与作用:养阴清肺、益胃生津、化痰、益气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。